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

學會死亡,就學會活著──《如果今天就要說再見》介紹

我閱讀到這本書的時間點,正好是林杰樑醫師突然病逝的時候,
林杰樑醫師突然病逝,觸發我回想我父親突然病逝的那段回憶,
那時候的我,不敢看林杰樑醫師病逝的新聞,
更放下這本書,足足有三個多月的時間,不願意再看!

如同本書所寫的內容──
很多人怕看到有關死亡的象徵,
例如怕到醫院、怕進殯儀館、怕參加告別式、
怕經過墓園,或是忌諱談到死亡的話題。
一個人愈恐懼死亡、抗拒死亡、
愈遠離死亡、愈不去碰觸死亡的議題,
對死亡的恐懼與負面的想像,將愈難消除。

雖然我父親已經病逝十年以上,但是這件傷痛讓我學習到──
死亡不會因為過年過節而有所改變,
更不會因為歡樂氣氛而有所減少,
死亡是無常現象,很有可能在我們不注意的當下,說來就來!
所以,即將進入年底,當大家即將歡祝「跨年晚會」的快樂時刻,
在這樣的歡娛氣氛下,談論死亡,
會不會有點敏感?甚至討人厭、觸楣頭?

然而,根據數據統計顯示,死亡的發生自有原由,
生命的脆弱,無法逃避。
特別是忽寒忽暖的秋冬之際,或者是驟寒的嚴冬,
更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高峰時節。
死亡隨時都在發生,在台灣的現象就如醫學統計數據,
不會因為面對「跨年晚會」慶祝的快樂時刻,
而有太大改變,這樣現象,台語叫「世間有數」。 













※《如果今天就要說再見》封面照片


本書的作者──羅耀明老師,
認為人們不願意去面對、認識、接受死亡,
死亡就會變成緊箍咒,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。
如果能循序漸進地學習面對死亡、談論死亡,
或許對死亡的恐懼會慢慢從心中淡去。
因此,本書傳達一個中心理念──死亡教育的緣起與必要

「接受死亡」是一種能力,是一種心量,也是一種智慧,
這種智慧,不是天生的,必須透過學習而獲得。
隨時將死亡放在心上,是一個很好的下手處。
即使我們不願想到死,但在這世界上,確實天天都有人死。
如此一想,就會驚覺老病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。
因此,以平常心看待死亡,
把意外死亡、天災人禍放在心上,
就不會覺得意外是不平常、不應該的!

在初期佛教的《雜阿含經》修行方法中,有所謂的六隨念,
其中一個叫作「念死」,也叫做「死隨念」
意思是隨時隨地都把死亡放在心上,甚至感覺到死亡就在呼吸間。
「念死」,是《雜阿含經》的「六明分想」中正思惟修行方法,
簡單來說,「念死」是常如此思惟──
我的生命,因為某種因素,有可能明天就會結束了,
 假如這樣,我要用今天、當下的生命,
 好好努力度過現在每一時刻,不要抱持等明天,
 或是等未來的消極、逃避心態。

一般人幾乎都抱持著逃避的心態,說到死亡的面對,
有時候會說:「等我有空的時候再說.....
或者是「等我有空的時候再說.....
但是,我們的生命,只是因緣、四大和合,
可能因為意外、疾病、天災等等因素,明天就會結束了。

不過一開始練習死隨念時,的確很難平心靜氣,
想到自己死或家人死,還是會依依不捨、難過、沮喪,甚至驚恐。
羅耀明老師教導讀者,試著以正向思考的角度,
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,就會感受將死亡看開,
面對無常變化,也就可以逐漸自在起來。

提早接受死亡的觀念,提早學會生與死的智慧,
除了足以證明直接面對死亡,反而能讓生命過得更有意義。
一如暢銷書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》的名言:
學會死亡,就學會活著。

面對親人的驟逝,除了承受巨大傷痛,以及對往生者的思念,
如何跟已逝的家人真誠對話,這必須有生與死的智慧,
因此,「學會死亡」不僅是臨終者面對的課題,
更是活著的家屬,面臨更大的考驗──
承受巨大傷痛之下,如何活得更好?

所謂跟已逝的家人真誠對話,不是花大錢幫往生者超度,
羅耀明老師解釋說:「真正的對話,應該是心與心的對話。
活著的家屬或許透過一封信,一張照片,或是一段思念,
讓彼此開心、放心,化為一股正向的力量,就是「真正的對話」。

這樣的方法,不同於傳統過往的宗教儀式與觀念,
認為活著的家屬太多的思念,會讓往生者留戀世間,
其實,這樣的禁止思念的方式,
除了讓家屬壓抑情緒,也有可能讓生者內心留下心結與遺憾,
例如我就是如此,我內心就有一段很深的遺憾,
礙於過去的家境不富裕,我從未送父親節禮物給我父親,
等到我父親驟然病逝,這份禮物,我永遠送不出去了,
這份傷痛,轉化成很深的遺憾,烙印在我心中,
每年的父親節,大家沉浸在歡慶的節日氣氛,
而我卻遺憾著──我沒有父親了!我再也送不出父親節禮物了!

然而,等到近幾年,我學習生死學的觀念,學會生與死的智慧,
我嘗試著與已逝的父親對話,我將思念轉化為動力,
或許我送不出父親節禮物,但是我把敬仰父親的心念,
轉化成敬仰我曾經受業、學習的師長身上,
正所謂: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。」
我敬仰我的師父、恩師,以及其他的年長者,
這樣的自我的內心對話,才轉化我心中的思念跟遺憾,
這樣讓彼此開心、放心,化為一股正向的力量,
就是羅耀明老師說的:
「跟已逝的家人真誠對話──真正的對話」。










※透過生與死的智慧,學會跟已逝的家人真誠對話──
 讓彼此開心、放心,化為一股正向的力量。


而樣的內心真誠對話,林杰樑醫師遺孀──譚敦慈女士,
也是用如此方法,讓內心的思念,轉化為正向的力量,
轉貼商業週刊的網頁資料,一篇由譚敦慈女士撰寫的紀念文──
《寫給我的亡夫林杰樑醫師:我會一直為你美麗》,
http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AArticle.aspx?id=ARTL000005965

所以,看完本書,透過書中的故事和範例,
我對生與死的智慧,學習到更大的祝福與力量,
本書中,羅耀明老師以「百無禁忌、又哭又笑」的實際舉例,
讓讀者學會以愛面對告別,懂得珍惜生命,
及時實踐愛、感謝與祝福的真諦,並珍惜活著的每一天!
原來,生死學可以這麼溫暖、動人又有趣!



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

小詩──〈平靜〉

伴隨最後絲縷白煙 吐 盡
我心中轟烈活火山  休眠
抖落一身塵灰
擦去滿心堆疊陳垢
一段與掃帚的對話














小記:
詩人張默,曾經編纂一本詩評《小詩選讀》,
對於「小詩」的定義,是指十行之內的詩作,
篇幅雖小,但內容豐富,而且兼具頭尾完整的作品,
例如詩人商禽的作品〈眉〉,就是只有四行的小詩佳作──
祇有翅翼
而無身軀的鳥

在哭和笑之間
不斷飛翔


以往我的詩作,多屬中篇幅,內容也非佳品,
但這篇小詩作品,是我的新嘗試。

儉約風格,更是目前心境上的寫照,
末句「與掃帚的對話」,
是引用佛教周利槃陀伽尊者的典故,
也是未來要自我定下的課題,
先把這個部落格一些太掛念的文章,加以刪除,
練習佛教「捨無量心」的平靜,祝福而不掛念,
而後做到掃除內心的塵垢,讓智慧逐漸增長。

2011.06.19刊登於無名部落格


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

茶禪一味

 

  
  明朝.文徵明《品茶圖》中的題字云:
  「碧山深處絕塵埃,
   面面軒窗對水開。
   穀雨乍過茶事好,
   鼎鼎初沸有朋來。
 

 
說到明朝的「江南四大才子」,
大家最先想到的代表人物,大概首推──唐伯虎。
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,因為電影與戲劇的宣傳,
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間的形象。
但是,「江南四大才子」之中的文徵明,
其詩畫才能,不亞於唐伯虎。

本篇文章,以文徵明的茶詩最為開頭,
原因在於──
本文原名應該是:〈茶禪一味──中秋茶會雜記〉,
只因淨心文教基金會的部落格換新網址,
以及部落格搬遷過程,雜事繁多,
故此本文一拖二個多月,方能成文發表。

參與的淨心文教基金會,於中秋節前夕,
再次邀請如緣法師,舉辦一場「中秋茶會」,
此次茶會不光只是喝茶,也是一場「茶事」,
讓法友們於品茗之中,以茶會友,
體會「鼎鼎初沸有朋來」。
並且於茶會中,與學員們對談佛法與生活中的應用,
讓這次茶會,成為帶有佛法禪意的「茶禪一味」。

面前這杯是剛泡好的熱茶,
端起來,陣陣茶香幽幽撲鼻,啜一口,好茶!
茶湯微黃卻清澈見底,茶色富有光澤且鮮明透亮,
茶汁觸舌不但清淡爽口,入喉更回顯甘醇,
可見這茶與一般茶隱約有些不同,
再啜一口,感受這茶神韻繞舌的快感。











禪門喝茶果真有功夫、有文章。
一念體會一念覺;一分清醒一分悟。
雖然我喝茶已有十年之久,
但我對茶禪一味的心境未能體會,
面對入喉甘醇的好茶 ,讓我覺得這茶不同一般,
不禁讓我想起佛教的「普茶」──茶中有心!
有信徒的供養心,師父的慈悲護念之心,
以及法友們精進砥礪的修道心。

一口一口地喝掉手上旳這杯茶,
也就這樣一口一口地喝掉生命。
生命是這樣的,在時間巨輪的推動下、
瞬間流逝的光陰中,
只能不停不停地往前走;回不了頭,沒有後路可退,
想保留什麼,挽留什麼?皆無法回頭!
然而,在世俗上,人卻總是拚了命地爭取時間,
可是不但搶不了時間,永遠在二十四小時裡過活。
可在禪師心裡不同,
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活過二十四小時啊!

生命該要在正念正之中活著,
能活在正念便是有一念的壯麗碧海,
活在正知才有一念的遼闊藍天。
世間無名煩惱太多太多,太多的人執著在一個答案上,
往往是走入自己所設死巷中。

參禪可以增加我們的定、慧修持,進而達到調服煩惱的目的。
如果有一天,在突然間,
發覺這個世界本身,就是一個不能掌握的「無常」,
希望與失望,都是一樣的因緣變化,
體認這樣道理的當下,正見生起,煩惱逐漸調伏消失時,
當下那刻,也就豁然開朗了。


《魔法公主》的時代考據和探討

記得聽到宮崎駿的封筆之作,那時真的是揪心肝的不捨,
還為了想看懂宮崎駿的動畫,特地去學了日語,
不過,《魔法公主》裡面很多小細節,是值得細細探討。

維基百科把《魔法公主》的時代,
定為「室町時代」(西元1338~1573),
可是這樣定位,嚴格來說,很不合適,
《魔法公主》內容出現很多跨時代的物品,
例如火繩槍、太刀、鼓風冶鐵等,
個人認為是「大和時代」(西元300~600),較為恰當,
大和民族統治日本為背景,跨越時代,充滿幻想的作品。

《魔法公主》的男主角阿席達卡(Ashitaka),
宮崎駿將他設定為蝦夷人(日本北海道原住民),
所以阿席達卡的穿著、座騎、使用的武器,
都仍保留比較古老、原始的風貌。












※《魔法公主》的男主角阿席達卡(Ashitaka)
 圖片來源:轉貼自博客來網路書店


而且,《魔法公主》的內容中,開始有一小段話,
阿席達卡族人說的:
我們被大和民族,趕到這裡已經500年了。
或許宮崎駿的腳本中,是把時代背景設定在「室町時代」,
如果不因時代背景侷限,以跨時代概念來觀看此片,更為恰當。

《魔法公主》片中,跨越時代,最為明顯的物品,就是火繩槍,
火繩槍是日本戰國時期,葡萄牙人引進日本,
後來由織田信長大力發展,尤其是長條一戰,
以三重鐵炮陣,搭配步軍作戰,擊潰當時無敵的武田軍團。

所以,看日本大河劇(古裝劇)就會發覺,
日本戰國早期的作戰方式,都是騎軍和步軍作戰,
例如日本大河劇《天地人》,上杉謙信與武田軍作戰,
都是拿著武士刀進行短距離肉搏戰。

此外,《魔法公主》片中,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小地方,
黑帽大人的侍從權三,就是那個光頭的大老粗,
他手中拿的又大又長的刀,那把刀不是目前常見的武士刀,
那把刀有一個專有名稱,叫做「太刀」。

太刀為日本刀的一類,和電視、電影看到的武士刀不同,
刀刃長超過兩尺(60公分以上),刀身彎度較高,叫做「太刀」。
刀身長達90公分以上的刀,稱為「大太刀」。
和當時日本人的平均身高(150公分至165公分),
對比下算是相當巨大的武器
日本新潟縣彌彥神社,所收藏的大太刀,
刀刃長220.4公分,刀柄長101.8公分,全長322.2公分,
目前所存留最長的大太刀,
也被日本列為重要的「文化財」(國寶)。









※日本目前存留最長的大太刀,
 名稱是「彌彥文化財大太刀」。
 圖片來源:轉貼自維基百科


太刀做為騎兵戰使用的緣故,因此長度較長,
為了適合馬上作戰揮砍方便,所以刀身彎度較高。
由於長度與重量的關係,大太刀在使用上相當不便,
加上室町時代後期,騎兵戰逐漸被步兵戰取代,
日本刀逐漸發展成適合徒步戰鬥的打刀(一般所謂的武士刀),
此後,大太刀成了供奉於神社的裝飾用品。

附帶一提,我最近才知道一項知識,《三國演義》中,
關羽使用的武器「青龍偃月刀」,根本不合史實,
直到宋朝以後,「青龍偃月刀」才逐漸出現,
「青龍偃月刀」由於長度與重量的關係,使用上相當不便,
和大太刀一樣,「青龍偃月刀」不是用於實戰中,
明或武將儀仗的裝飾用品,目的是增加威嚴。

為何我會對黑帽大人的侍從權三,他的配刀那麼注意呢?
呵呵!因為我很喜歡日本刀,那真是一項極致的藝術,
Discovery還曾經錄製一齣專輯,介紹日本武士刀。

最後,好友 Court 曾討論《魔法公主》片中,
「鹿神」的角色,是否與神話或日本佛教有關嗎?
我找不到相關資料,而「鹿神」的角色,
使我聯想起日本小說家,萬城目 學的作品《鹿男》,
或許鹿在日本人心目中,有著重要的地位或神聖性,
看奈良公園的鹿,就知道鹿為日本,賺了很多觀光客的錢。
不過,我有疑問,這一些鹿先生、鹿小姐,
會不會有耍脾氣?或是挑食呢?

2010.07.29刊登於無名部落格